(记者:王铱)70年来,我国印刷业经历了“铅与火”“光与电”的发展过程,正加快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显然,印刷业在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中,人才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我国著名数字智能印刷专家高海明先生,在技术组装、探索实施、管理调适、分步提升、降低污染等关键性领域,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在破解印刷产业市场要素供给难题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不断地推动印刷业的智能化升级,引领行业在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持续迸发,用关乎行业发展命脉的趋势前瞻,推动产业新动能加速形成。
解决印刷业诸多“痛点”
任印刷行业领军企业廊坊市保利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大国创新智库客座教授的高海明先生,在创意创新、突破研发的道路上已不断前行十余年,2022年度中国印刷行业科技创新人物、2023年数字化印刷科技创新优秀发明成果奖,这一个个重量级国家荣誉,印证着他的超凡实力。
印刷行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行业,包括了出版业、包装业、纸制品业、塑料业、电子业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0多万家,从业人员300多万人,2022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达1.43万亿元,印刷业在推动文化繁荣、服务经济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支柱行业。然而,中国的印刷行业在基础技术方面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在有着敏锐洞察、丰富经验和强大技术实力的高海明先生看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给印刷行业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再造,利用数字智能技术突围工业4.0提供了机遇和保障。
对于面临印刷市场结构巨变、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生产过程流程复杂、以传统粗放式管理为主等一些内外因素,再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绿色环保压力等因素的巨大挑战,高海明先生用当下最具颠覆性的推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先后自主创新研发出基于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的印刷品质量优化系统V1.0、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流程数字化印刷生产管理系统V1.0、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的印刷生产监控及产品自动化检测系统V1.0、基于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印刷效率智能提升系统V1.0,主持完成了国家智慧工程课题《基于智能技术的印刷企业成本控制研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印刷环节串联成珠,实现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控制,转运和质检的自动化、无人化操作,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实时交互,从而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资源损耗和劳动强度,减少人员数量,降低各项成本。
高海明先生所研发的这些技术,对于印刷行业来说,不是单一对某种设备、某种技术的升级,而是被广泛推广应用,影响的是印刷产业整体、系统地全面升级,带来的是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集成创新的根本性变革。通过智能印刷设备、智能检测设备、生产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绿色节能制造执行系统等关键技术的配合,将传统印刷生产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升级为智能化、自动化、增强控制型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过程消耗,并使印刷企业内外的物品与服务相互合作,产生前所未有的价值,形成全新的业务模式,构建出高度灵活、高效运转的个性化、数字化、规模化的印刷产品和服务的制造和提供者。
例如在全国新华印刷系统,在图文书刊细分市场中,众多企业将高海明先生的技术成果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的印刷生产监控及产品自动化检测系统V1.0的智能检测技术应用到配页、折页、锁线、骑订、糊盒等印刷环节中,检查到不良品时,该技术成果可以及时输出警报信号甚至自动剔除,保障了生产良率,大幅提高了印刷厂的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人力成本和装订出错导致的经济损失,此技术成果在该领域的应用市占率已高达70%以上。
技术创新是行动根本
高海明先生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迈向价值链高端的关键”为行动根本,他始终认为,印刷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通过新技术抢占产业链有力位置,才能获得新价值和新发展。在技术快速更新发展的时代,新技术就是生产力,技术实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有人说“2020年是中国喷墨印刷发展元年”,这里的元年可以理解为之前没有很好的发展,而在这之后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实际上在2020 年之前,我国已有喷墨印刷,高海明先生便是最早在中国推动喷墨印刷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而且随着新兴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喷墨印刷越来越受关注。正是因为有高海明先生这样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为以喷墨印刷为代表的数字印刷开创了无版印刷的新时代,极大地解放了对承印物的限制,为泛在印刷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不仅如此,高海明先生是印刷工厂智能化改造的先行者。他以“数字赋能,智造升级”为抓手,运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性、柔性、开放性、自组织、自适应和重构能力,对印刷车间制造过程的优化运行和敏捷性管理进行了智能改造。在他的推动下,廊坊市保利印务有限公司拥有了首个印刷智能工厂,这也是国内首家智能化印刷厂。近1.6万平方米的厂房,两条高度智能化的印刷生产线,每小时可产出3.8万个印品,满载生产时日产值约300多万元,却只有9名员工在岗。这9个人还只是负责软件操作。生产过程中的“体力活”,则主要靠单臂机器人、码垛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等自动化设备来完成。据估算,采用传统技术的印刷工厂要达到保利印务的产量,需要1000名工人,同样的产出,用工量9:1000。
高海明先生表示,印刷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是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智能化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稳定的质量体系。走向智能化不是目的,而是企业实现更大效益的手段。印刷智能化任重而道远,但大有可为。未来,在智能化升级和持续赋能的道路上,他将继续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印刷业进行融合,为印刷设计、生产、工艺、材料等的创造力、个性化和效率开辟新的机会。例如他将研究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大量客户数据,以创建高度个性化的印刷材料和产品。通过根据个人喜好和行为定制印刷内容和设计,使公司可以提高参与度和转化率。从长远来看,高海明先生计划将数字智能技术集成到印刷各流程,以保持印刷公司的竞争力,并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顺应印刷行业定制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工业4.0”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印刷制造业必须正视此发展趋势,积极调整企业状态,加入到“工业4.0”这一场变革中,在新的一轮工业革命中获得转型机会,使中国印刷制造业能够长久稳固的发展。以高海明先生为代表的行业骄傲,将满怀热情、精益求精、持续奋进,凭借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匠心之力,为推动印刷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创新和管理,为促进中国印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卓越贡献。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china.nmqsl.com/1632.html